客服电话 :13817755498
客服时间 :工作日 9:00-17:00
地址:宁波保税西区创业大道7号4幢305室
邮箱:marketing@shmlrs.cn
微信公众号
公众号
Copyright © 宁波美丽人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8056203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上海
基因检测报告
胃癌
胃癌是指发生于胃粘膜的恶性肿瘤,为消化道常见的癌症。
检测结果
健康建议
❶ 不要食用霉变的食物。食品霉变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产毒真菌,是很强的致癌物质。
❷ 要尽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含维生素A、B、E的食物,适当加强蛋白质摄入。
❸ 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若饮食不定时定量、暴饮暴食、进食过快或过烫,对胃会产生损伤性的刺激,也可导致胃癌的发生,同时食盐摄入量大、进餐时好生闷气与胃癌也有关系。
❹ 少吃或不吃腌菜。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和二级胺,在胃内适宜酸度或细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亚硝胺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是很强的致癌物质。所以食品要新鲜,提倡用冰箱冷藏。
❺ 不吃或少吃烟熏和油煎食物。熏鱼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所以应尽量少食用。
❻ 不吸烟、少饮酒。吸烟与胃癌有一定的关系,因为烟雾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和促癌物质,可导致食管癌和胃癌的发生。酒精本身虽不是致癌物质,但烈性酒会刺激胃粘膜,损伤粘膜组织,促进致癌物质的吸收。
❼ 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患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多发性腺瘤性息肉、恶性贫血的人,必须经常到医院检查治疗,消除癌前病变,预防胃癌的发生。
❽ 重视治疗幽门螺杆菌,系统服药,坚持疗程完整并复查。
❾ 检查到胃癌高风险基因的病人或者有家庭胃癌史以及胃的不典型增生的体检者,需要一年一次胃镜复查,必要时进一步做胃癌相关基因的确认检查。
声明
Ⅰ. 本检测只对本次受检样本的结果正确性负责,并承诺在当前科学技术条件下所有检测结果是真实的、有效的,有关检测结果的解释权归精准医疗联合实验室。
Ⅱ. 由于基因检测的局限性,该检测无法覆盖所有与该项目相关的位点。
Ⅲ. 基因只是影响疾病发生的部分因素,其他可能的因素包括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等外部因素。
Ⅳ. 该结果仅供参考,不能用于临床诊断。
Ⅴ. 由于标本保存有一定期限,若对报告结果有疑问,请在自报告日期起的10天内提出复检申请,逾期不再受理。
Ⅵ. 出于科学研究需要,样本群体健康信息与样本检测基因信息可能会用于研究分析,但这种分析只针对样本组,不涉及个体隐私。
相关知识
发病时间:
女性人群胃癌的一生患病率为1.7%。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
流行病学: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四个最普遍被诊断的癌症,而且是所有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二高,被视为国际间重要的健康危机。胃癌的预后与胃癌的病理分期、部位、组织类型、生物学行为以及治疗措施有关。
危险因素:
1. 地域环境及饮食生活因素: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长期食用熏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远端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我国胃癌高发区成人Hp感染率在60%以上。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而致癌;Hp感染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加上环境致病因素加速黏膜上皮细胞的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幽门螺杆菌的毒性产物CagA、VacA可能具有促癌作用,胃癌患者中抗CagA抗体检出率较一般人群明显为高。
3. 胃疾病包括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这些病变都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过程、胃黏膜肠上皮化生或非典型增生,有可能转变为癌。
4. 遗传和基因: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胃癌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其胃癌发病率较对照组高4倍。胃癌的癌变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多阶段发展过程,涉及癌基因、抑癌基因、凋亡相关基因与转移相关基因等的改变,而基因改变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预警信号:
1. 上腹部疼痛:此为胃癌最常见的症状,开始为间歇性的隐隐作痛,常常诊断为胃炎或溃疡病等。
2. 上腹部不适:多为饱胀感或烧灼感,可以暂时缓解,反复出现。
3. 食欲减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表现为食后饱胀感并主动限制饮食,常常伴有反复嗳气。
3. 黑便或大便潜血阳性:如果在没有进食血豆腐、吃铋剂等药物的情况下出现了大便发黑,就应尽早来医院检查。
4. 乏力、消瘦及贫血:这是另一组常见而又不特异的胃癌症状,病人常常因食欲减退,消化道失血而出现疲乏软弱等表现。
检查建议
实验室检查:
血清CEA、CA50、CA72-4、CA19-9等肿瘤相关抗原可升高,但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有助于判别肿瘤的预后及化疗的疗效。
其他辅助检查:
1. X线钡餐检查:数字化X线胃肠造影技术的应用,目前仍为诊断胃癌的常用方法。常采用气钡双重造影,通过黏膜相和充盈相的观察作出诊断。早期胃癌的主要改变为黏膜相异常,进展期胃癌的形态与胃癌大体分型基本一致。
2. 纤维胃镜检查: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并可获取病变组织作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胃癌的最有效方法。
3. 腹部超声:在胃癌诊断中,腹部超声主要用于观察胃的邻近脏器(特别是肝、胰)受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
4. 螺旋CT与正电子发射成像检查: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立体重建和模拟内腔镜技术,是一种新型无创检查手段,有助于胃癌的诊断和术前临床分期。利用胃癌组织对于氟和脱氧-D-葡萄糖(FDG)的亲和性,采用正电子发射成像技术(PET)可以判断淋巴结与远处转移病灶情况,准确性较高。
参考文献
Shi Y , Hu Z , Wu C , et al. A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new susceptibility loci for non-cardia gastric cancer at 3q13.31 and 5p13.1[J]. Nature Genetics.
MUC1 gene polymorphism rs4072037 and susceptibility to gastric cancer: a meta-analysis[J]. SpringerPlus, 2014, 3(1):599.
Zhang W , Liang P , Wang W , et al. The Influence of PSCA Gene Variation on Its Expression and Gastric Adenocarcinoma Susceptibility in the Northwest Chinese Popula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 2015, 16(5):11648-11658.
Miao L , Liu H , Hong Q , 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Synergizes with Three Inflammation-Related Genetic Variants in the GWASs to Increase Risk of Gastric Cancer in a Chinese Population[J]. PLoS ONE, 2013, 8(9):e74976-.
检测基因
![]() |
ZBTB20 位于染色体3q13.31区域,跨度810kb。控制ZBTB20蛋白的编码。ZBTB20是BTB(Bric-a-brac Tramtrac Broad Complex)/POZ(Pox Virus and Zinc Finger)蛋白家族的一员,POZ锌指蛋白也称为BTB蛋白,其各个成员主要作为一种转录抑制因子而存在,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从而影响发育过程。人类基因组大约编码了60多个POZ锌指蛋白,其中一些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有GWAS研究表明,ZBTB20在汉族人群中表现出与非贲门胃癌很高的关联程度。 |
![]() |
PLCE1 位于染色体10q23区域,跨度约为330kb,控制PLCE1蛋白的编码。PLCE1蛋白,属于磷脂酶家族(Phospholipase C Protein Family)的一种,既受到上游的Ras(Rat Sarcoma)基因家族主要是GTP(Guanosine Triphosphatase,三磷酸鸟苷酶)和G蛋白的双向调节,又可以作为Ras家族GTP酶的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 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简称GEF),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Ras基因已经被广泛认可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也早有研究表明它是与胃癌发生高度相关的癌基因。近来的GWAS研究表明,PLCE1基因也表现出与胃癌的高度相关性,尤其比较明显的表现在中国人群中。 |